欢迎访问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4000-199-179
首页 > 矫正项目 > 听力语音障碍 > 聋人语言康复指南:理解声音训练技巧分享

聋人语言康复指南:理解声音训练技巧分享

发表时间:2023-05-10 16:45:07 来源:听力语音障碍
我国第一个植入人工耳蜗的人叫陆峰,他是在21岁的时候意外失去听力的,31岁才植入了人工耳蜗,这十年的听力空窗期,给他造成了很大困扰。当他的人工耳蜗开机后,他说听到了声音,却不知道说话的声音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这些声音是什么意思。
一个语后聋患者都会遇到声音理解困难,那么对于那些从小就失去听力的聋儿来说,想要理解声音难度更大。这也是我们聋人语言康复的重点训练课题之一。
 
为什么要学会理解声音
听觉训练的最高阶段是理解声音阶段。只有理解声音,才会在大脑里显现声音的表象;只有听懂语言,才会理解语义,准确地回答问题。理解声音的训练,是语言康复的基础条件,要想顺利的开口讲话,一开始就要进行这项训练。
向聋儿提出诸如“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多大?”“你听到我说话吗?”之类的问话,想要他们在补偿听力之后马上回答,这无异于拔苗助长,是非常滑稽的。
在这种情况下,聋儿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莫名其妙地看看你;一是吃力地重复你的问话,因为他根本不理解你的话语音声的意思。一般来说,从认识声音到辨别声音,大多以物名语声为主要训练内容,因为它们是具体的,聋儿既听到声音,也能看到物体,如“茶杯”、“铅笔”、“书本”、“桌子”、“雨伞”等等,声音和图像同时输入,才便于记忆。“模样”在脑海中形成之后,再在这些名词前加上动词,变成了动宾短语。如“洗茶杯”、“销铅笔”、“抹桌子”等,听声音,看动作,加深记忆。
这些短语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再现,聋儿就会理解它们的含义并牢固记忆下来。动宾短语加上主语,就成了一个句子了,如“妈妈洗茶杯”、“小芳抹桌子”、“爸爸看书”,这样从简到紧,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短语到句子的伸展训练,小孩既明确每个音节的意思,又了解整句说话的含义,就不会指“鹿”为“马”了。总体来说,我们针对聋儿的语言康复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但是聋儿对抽象词汇理解比较困难。他们对于那些没有表象的语声确实是很难理解的。如“喜欢吗?”,“要不要?”,“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之类。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汇,需要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才会理解。一本正经地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强迫小孩机械记忆,只会事倍功半,不会让孩子的理解得到提升。
所以,在高级词汇的语言康复训练时,我们建议在游戏中进行。如:生活自理比赛,光听语句后看图等。有时,为了使小孩理解一个抽象的语义就得巧妙地设计一个场景或者及时地利用一个场合,让他在这个场合中体会有关的话语。以后,类似的环境再现时,又用语义相同而句式不同的说话让小孩去领会。
如此多次训练,聋儿就能抓住要领,理解没有具体表象的语声了。当然,由于训练起点不同,聋儿的听力和智力不同,训练的内容和具体方法也会有所差别。但有一点要记住,感情融洽是提高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
聋儿从无声世界到回归社会主流,在听觉方面,无论起步早晚,都必然经历认识声音,记忆声音、理解声音的过程,沿着四个阶段螺旋上进。    

总之,根据儿童听力障碍的不同程度,采取有计划的不同手段,利用其残余听力,提高聋儿对各种声音的辨认、理解,称之为听觉训练。其目的是通过训练,使其能接受声音、注意声音,辨别声音方向,辨别声音种类(如辨别鼓声、琴声等),以及辨别声音的意思(如打铃上课),利用家庭生活实景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技巧,让聋儿在社会生活的交流中感悟,熏陶,才会快速学会开口讲话。
 

热门推荐


免费咨询热线
010-60640239 4000-199-179
手机号预约免费测音